①水的pH值對混凝效果影響很大。
pH值的大小直接關系到選用藥劑的種類、加藥量和混凝沉淀效果。水中H+和OH-參與混凝劑的水解反應,因此,pH值強烈的影響混凝劑的水解速度、產物的存在形態與性能。以鋁鹽為例,鋁鹽的混凝作用是通過生成AL(OH)3膠體實現的,在不同的pH值下,Al3+的存在形式不同。當pH<4時,Al(OH)3溶解,以Al3+存在,混凝除濁效果極差。一般來說,在低pH值時,高電荷低聚合度的多核配合離子占主要地位,起不了粘附、架橋、吸附的作用。在pH=6.7~7.5時,聚合度很大的中性Al(OH)3膠體占絕對多數,故混凝效果好。當pH>8時,Al(OH)3膠體又重新溶解為負離子,生成AlO2-,混凝效果又很差了。高分子絮凝劑受pH值影響較小。水的堿度對pH值有緩沖作用。當堿度不夠時,應添加石灰等藥劑。
②水溫對混凝效果有明顯的影響。
混凝劑水解多是吸熱反應。水溫低時,水解速度慢,不完全。溫度也影響礬花形成速度和結構。低溫時,盡管增加投藥量,絮體的形成還是很緩慢,而且結構松散,顆粒細小,較難去除;此外,水溫低時水的粘度大,布朗運動減弱,碰撞次數減少,同時剪切力增大,難以形成較大的絮體。但溫度太高,易使高分子絮凝劑老化或分解生成不溶性物質,反而降低混凝效果。
③水中雜質成分、性質和濃度對混凝效果的影響。
水中粘土雜質,粒徑細小而均勻者,混凝效果較差,粒徑參差者對混凝有力。顆粒濃度過低往往對混凝不利,回流沉淀物或投加助凝劑可提高混凝效果。水中存在大量有機物時,能被粘土微粒吸附,使微粒具備了有機物的高度穩定性,此時,向水中投氯以氧化有機物破壞其保護作用,常能提高混凝效果。水中的鹽類也能影響混凝效果,如水中Ca2+,Mg2+,硫、磷化合物一般對混凝有利,而某些陰離子、表面活性物質卻有不利影響。
④混凝劑種類影響。
混凝劑的選擇主要取決于膠體和細微懸浮物的性質、濃度。如水中污染物主要呈膠體狀態,且電位較高,則應先選無機混凝劑使其脫穩凝聚,如絮體細小,還需投加高分子混凝劑或配合使用活化硅膠等助凝劑。很多情況下,將無機混凝劑與高分子混凝并用,可明顯提高混凝效果,擴大應用范圍。對于高分子而言,鏈狀分子上所帶電荷量越大,電荷密度越高,鏈越能充分延伸,吸附架橋的空間范圍也就越大,絮凝作用就越好。
⑤混凝劑投加量的影響。
對任何混凝處理,都存在最佳混凝劑和最佳投藥量,應通過實驗確定。
⑥混凝劑投加順序的影響。
當使用多種混凝處理,其最佳投加順序通過實驗確定。
⑦水利條件對混凝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混凝階段,要求混凝劑與水迅速均勻的混合,而到了反應階段,既要創造足夠的碰撞機會和良好的吸附條件讓絮體有足夠的成長機會,又要防止生成小絮體被打碎,因此攪拌強度要逐步減小,反應時間要長。
水質檢測和選擇合適混凝劑來進行紡織廢水處理過程非常重要。